不知道是什麼時候讀到的?
大概就是國文課或是我家的書籍裡隨手翻到的吧?
那天在想牛牛,感嘆緣分、時間真是個很妙的東西忽然想到的
崔護的題都城南莊
去年今日此門中
人面桃花相映紅
人面不知何處去
桃花依舊笑春風
標點符號我忘了= =
還是沒有標點符號........
這首詩也盛傳了一段佳話,講故事好累...請原諒我用複製的
唐朝詩人中,有一位名叫崔護;說來崔護這人,生性孤獨,即使野外踏青、遊山玩水,均獨來獨往,總認為如此有閒雲野鶴般的自由。
這一天,時正清明,家家扶老攜幼祭祖於城外,崔護逢此美景良時,當然也要出城遊玩一番。一路上,秧苗青綠、花開處處,好不熱鬧,在貪賞美景同時,不知不覺來到了城郊南面處。此處綠野橫波、桃紅處處、蝶飛鳥囀、輕風吟春,頓時開朗,如五柳之遇桃花源,令人好不驚喜;再仔細瞧瞧,在桃花深處,隱隱約約可見一村舍,「居住在此人間仙境,想必是修為不凡的隱士。」好奇心的驅使之下,崔護來到了村舍門口,卻發現門扉緊鎖,似無人居住;但門前清靜,房舍完好,又不像是空屋,打量一番,最後崔護向前敲門。
門開了,來開門的,竟是一位艷麗絕倫的少女。崔護真是傻直了眼,一陣支唔,回過神來才借詞說是路過此地,因口渴難耐,才冒昧前來乞求些茶水。 少女聽完不疑有他,馬上入內取了茶水,並很殷勤的招待一番。
此番艷遇,教崔護久久不能忘懷,那美麗花叢中宛若天仙般的美麗少女;於是在次年的清明節一早,起床梳洗後,便急步向城南走去,恨不得早一刻舒解過去一年來的日夜思念。終於來到城南郊區,只見秧苗依舊青綠,桃花依舊飛紅,村舍,也還在紅花綠葉深處,此刻崔護心裡猶如籠鳥之重返青天,又如心口懸上千百斤石,一為將解相思之苦,一來又深怕那屋中少女早已將他忘懷,百般忐忑,讓他的臉上是一陣紅又一陣青,當他自種種設想中回過神,他已立於那熟悉的門前。景色依舊,花香猶飄,但這次崔護沒有敲門,徒望著落葉堆積,花瓣滿地,和繫在門環上的那一口鎖,看來這裡早已人去樓空。
失望之餘,崔護徘徊再三,不忍離去,想到美景依舊,卻人事全非,不禁感傷不已;無奈心事,只好寄情於詩,就題在左邊的門上:
去年今日此門中
人面桃花相映紅
人面不知何處去
桃花依舊笑春風
直到天色昏暗,才黯然離去。
過了幾天,崔護因事經過城南郊區,望見村舍前人煙聚集,欣喜之情,使他狂奔到了門前,才知道原來是有人過世,仔細一看,竟然是曾為之廢寢忘食的那位少女;崔護怎麼也不願相信這擺在眼前的事實,來到她的身旁,幾滴淚水悄然落下。
旁邊的老翁見狀,很驚訝的問道:「莫非閣下就是博陵崔護?」崔護一時不知所以,老翁含著淚說:「自從去年和公子一會,小女即對公子念念不忘;直到前日小女和我拜訪親戚回來,看到公子在門上題的詩句,才知道你又來過;從此小女不思茶飯,不久就病倒在床,剛剛才過世。」崔護聽道,終於忍不住,痛哭失聲。
本來故事到此該要結束,但民間卻流傳著美麗的結局:
崔護心痛之餘,握著少女冰冷的玉手不知哭了多久,說來奇怪,少女動了動,旁人皆深感詑異,過了不久,少女睜開眼睛,第一眼見著的,就是她日思夜想的崔公子,淚水滑過她嬌嫩的臉頰,兩人都不相信眼前所見,如此夢幻,但卻是真實;過了幾天,少女的病很快痊癒,並和崔護共結連理。而崔護的妻子就是她囉!
出處
如果有點進去的人請不要看她的詩翻譯,翻譯的很奇怪
不太符合原意....
所以緣份真的很妙
不管過多少時間錯過多少次
該在一起的總會在一起
就算傷心也好難過也好或者咒罵也好
時間到了,自然而然手就會牽在一起了
我想是那條紅線始終不曾斷過吧?
- Jul 28 Tue 2009 15:38
一首詩。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